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张逸讷:德国首位华人议员心系黔南贫困学子

    信息发布者:似水年华
    2016-11-24 20:45:34   转载

    已持续干旱了一个多月的黔桂交界国家级贫困县罗甸县,大部分群众都出门打工维持生计,正在就读县民族中学高中一年级布依族女孩罗小孟因家庭经济困难面临失学打工时,她万没想到,8月7日,她家迎来了一位来自德国的客人,特地为她送来学习费用,给罗小孟及其家人一个意外的惊喜。

    张逸讷先生

          这位客人就是在德国定居了30多年的张逸讷先生,他是我国首批公派德国留学生,如今是德国第一位华人议员,既是德国卡尔斯特市有名的企业家和政治家,同时还是心系祖国公益事业的活动家。

          这次,经黔南州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中国民间助学网创建人、我国第一位留学德国的布依族国家公派留学生柏立懂博士牵线搭桥,张逸讷先生放弃繁忙的公司和议员事务,代表众多在德国的华人华侨及国际友人的爱心,不远万里,冒着酷热的天气,独自从德国第一次深入中国西部贫困落后地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开展扶贫帮困助学慈善活动。

    张逸納先生接受贵州都市报、黔南日报、黔南热线记者联合采访

          8月7日至9日,张逸讷先生先后辗转罗甸、平塘、独山、荔波、都匀考察了解当地企业和教育情况。9日下午,记者在都匀对这位第一次走进贵州、第一次走进黔南的德国第一位华人议员张逸讷先生进行了专访。

          首批公派德国留学生

          1960年3月出生在上海滩的张逸讷高中毕业后,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上同济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1980年6月,经过筛选,张逸讷等100名获“政府奖学金”的青年学子成为我国第一批公派生留学德国。

          当时,张逸讷就读德国萨克森州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这所号称全德最小的保守大学始建于1775年,仅有3000多名在校生。让张逸讷惊讶的是,学校大部分专业科考试没有笔试,只采取口试形式。根据传统,考试时男生要西装革履,女生要穿长裙。据传有一女生穿牛仔裤去考,结果教授一看,没问几个问题,就给个不及格。这种口试考评让张逸讷受益匪浅。他觉得口试和谈生意项目异曲同工;对谈最重要的是要设法主导谈话的节奏、进展和内容。

    张逸讷先生(左二)和柏立懂博士(右一)在黔南州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办公室与协会领导座谈

          1987年,张逸讷以四门主科全优的成绩,拿到金属材料学工程硕士学位;期间还曾赴英国伯明翰大学进修两学期。此时,第一批留德学生大部分已经结束学业,有人选择回国,也有人选择留下,或到欧美继续求学、创业之路。张逸讷决定留在德国,希望在这里实现人生理想。毕业后,张逸讷进了杜伊斯堡一个微电子研究所,希望通过执行联邦科技部的一个项目,来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

          过了一年,他发现研究项目与自己的专业相去甚远,很难在实验室中取得预想收获。但由于已经签了工作合同,他只能在实验室中熬完四年。离开研究所后,张逸讷成了德国几百万失业大军中的一员。他想改行从事管理类工作,但由于缺乏专业训练和经验,求职一再失败。

          在家蛰居6个月后,他到多特蒙德市参加劳动局资助的就业培训,学习了经济学、市场学和法学基础,以及有关欧洲共同体的专题,他天生具有的经济头脑得到了理论充实。一年培训结束后,他摆脱了失业,开始了真正的职业生涯。

          张逸讷8年间先后在两家公司效力,最后被提升为销售经理。2001年4月,他用积蓄创办了自己的“N&H技术公司”。这两个字母分别代表他双胞胎儿子的名字:圣宁和圣海。而宁和海取自于他的祖籍:浙江宁海县。

          张逸讷告诉记者,他的公司主要从事工业贸易,例如从中国进口激光机、分析仪等高科技产品,到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销售。

          成为德国首位参政议员

          2009年8月30日,在德国北威州卡尔斯特市的议会选举中,张逸讷作为德国自由民主党推举的候选人,经过严格选举程序,成功当选为该市议员,创造了华人进入德国地方议员的历史。

          据介绍,德国议会分三级:联邦议会、州议会,以及地方市镇议会。张逸讷所在的卡尔斯特市政府负责所有地方事务,包括中小学、救火队、医院、供水系统、道路维修、托儿所、文体设施、体育俱乐部的经费等事务。跟州、联邦政府比较,地方管的更具体和细致。张逸讷所在的地方议会是市政府的决策机构,除了议会,还有一个行政部门,首脑就是市长,市长是执行者,而重大事情由议会决定。

    张逸讷先生与黔南部分企业和教育界的有关人员座谈

          张逸讷告诉记者,在德国,入籍华人只占总人口的千分之一——8000万人口中的8万,真正关心政治的更是寥寥无几。德国社会相对保守,既没有美国的移民传统,也不像英、法有殖民历史,华人参政尤为艰难。他认为,如果华人想提高自身地位,让主流社会听到自己的声音,就必须关心政治,融入西方社会;而参政的第一步是:“首先要认同当地社会的价值观念,熟悉它的游戏规则,必须融入它的社会体系中,服务于所处的社会。”

          心系祖国贫困山区

          在德国很多人都乐于参加公益活动,由义工开始从政是欧洲的传统;但中国移民大多却只顾自己挣钱,还没有形成这种奉献的习惯。于是,张逸讷从公益活动做起。

    张逸讷先生(右三)走访罗甸贫困家庭

          虽然入了德国籍,张逸讷一家并没有忘记故国。张逸讷的太太来自复旦大学,也是和公派同机来德的留学生。他们有四个孩子——一对双胞胎男孩和两个女儿。太太除了教孩子中文外,还和其他家长办了一个取名为“明德中文学校”,已收了6个班80多个学生,每星期六开课,教国学、中国画和书法等。这些学生大多数是华人子女,因为其他朋友认为中文难学,坚持不久。

          2008年,张逸讷全家人捐出20万欧元,与同期留德的学友共同成立了“逸远慈善与教育基金会”,基金会致力于帮助中国贫穷省份的人们改善生活条件,尤其是受歧视的学龄儿童。

    张逸讷(右三)贫困家庭合影留念

          张逸讷说:“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是社会文明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我们上大学时,中国政府给予了我们经济援助。现在,我们希望通过逸远慈善与教育基金会来回报故乡。我们同样感谢德国社会对我们的接受,因此也资助德国困难家庭的孩子。”

          目前,基金会已经启动了多个援助安徽失学孤儿和农民工子弟的教育项目。在北京建立了太阳村教育基金,用于帮助受社会歧视的孩子。

          担任黔南驻德联络员

          8月7日至9日,经黔南州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中国民间助学网创建人、我国第一位留学德国的布依族国家公派留学生柏立懂博士牵线搭桥,张逸讷先生放弃繁忙的公司和议员事务,代表众多在德国的华人华侨及国际友人的爱心,不远万里,冒着酷热的天气,独自从德国第一次深入中国西部贫困落后地区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开展扶贫帮困助学慈善活动。

    张逸讷先生(左三)受聘为黔南州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驻德国联络员并与胡品荣会长等领导合影留恋

          期间,张逸讷先生先后辗转罗甸、平塘、独山、荔波、都匀考察了解当地企业和教育情况。9日下午,黔南州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还邀请他为黔南部分企业和教育界的有关人员讲授德国的先进工业和教育理念。同时,授聘为黔南州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驻德国联络员。

          张逸讷先生高兴地记者,他至今没有在国内担任过什么社团职务,这次他非常愿意担任这个光荣的职务,因为,通过这三天短暂的走马观花了解到,黔南有着丰富的矿藏、旅游、民族文化等资源,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保存完好,想通过自身努力,在德国广泛宣传,加强黔南与德国之间信息技术、教育事业、工业生产、旅游考察等方面交流与沟通,让世界更多的友人认识黔南、走进黔南,也让黔南走向世界。

          这次,部分德国华人华侨及国际友人通过“逸远慈善与教育基金会”对罗甸县罗小孟、郑光英、简启刚、 彭先进、杨春燕、黄小粉等 9名品学兼优、家境贫寒,面临失学的高中生进行了“一对一”帮助,共计21800元人民币(每学生每学年2400元),该基金会表示将支持他们完成高中乃至大学学业。

          张先生告诉记者,他不是职业政治家,入党、参选主要是出于公益目的——希望通过服务社会,真正融入这个社会。家人很支持他多参与社会活动,因为上班下班总是接触同样的人,很单调,所以参与公益活动会丰富生活。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